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19年, 第2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20
目录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0-0. 
摘要 ( 47 )   PDF(475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孙展, 韩斐, 罗凡砚, 陈育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25-92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1
摘要 ( 245 )   PDF(337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孟庆友, 赵彬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28-93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2
摘要 ( 232 )   PDF(449KB) ( 3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血流调节器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残余夹层的临床经验
卢晨, 杨鹏, 黄尧, 刘宇, 胡佳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31-93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3
摘要 ( 231 )   PDF(3394KB) ( 4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
丁帅, 马先桃, 程才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35-93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4
摘要 ( 171 )   PDF(1345KB)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3D导航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方坤, 罗明尧, 赵嘉伟, 薛云飞, 舒畅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38-94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5
摘要 ( 189 )   PDF(683KB) ( 297 )  
目的:评价3D导航及术中平板CT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2016年11月~2018年12月,38例主动脉疾病病人在3D导航技术及术中平板CT辅助下完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16例病人因近端锚定区不足行分支血管重建。同期收治40例病人完成常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记录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与常规DSA二维图像参考比较,术中应用3D导航和术中CT在减少造影剂量(TEVAR 60.31ml vs 73.34ml,P=0.032;EVAR 83.43ml vs 94.83ml,P=0.013),术中放射剂量(TEVAR 293.04mGy vs 385.71mGy,P=0.002;EVAR 431.84mGy vs 584.51mGy,P=0.043),造影次数(TEVAR 2.36 vs 3.56 P=0.016;EVAR 3.43 vs 4.01,P=0.029),手术时长(TEVAR 64.09min vs 71.42min P=0.001;EVAR 142.14min vs 153.39min P=0.057)的同时,降低了术后主动脉相关再干预风险(2.63% vs 10% P=0.042),满足了临床介入诊疗过程中对解剖位置的精确要求及术中治疗效果的即时评估。结论:3D导航技术及术中平板CT在复杂主动脉腔内治疗当中具有优势,提高了术中定位的精准度,可减少术中造影剂用量、操作时间及术中造影次数,降低主动脉相关再干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
顾建军, 刘杰, 薛正龙, 陈立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43-94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6
摘要 ( 264 )   PDF(322KB) ( 196 )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6 年1月~2016年12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22例,均完成了杂交手术。术后即刻行升主动脉造影,术后1个月个随访CT 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完成杂交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2例,随访时间3个月,所有病人均生存,并恢复正常生活。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主动脉增强CT 显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杂交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病人的创伤和痛苦,该方法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心血管外科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分析
吴建涛, 王家富, 池一凡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46-94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7
摘要 ( 275 )   PDF(336KB) ( 283 )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2010年4月~2018年4月手术病人258例,愈合不良组86例,为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人,对照组172例,为同期切口愈合良好病人,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各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年龄>70岁、女性、复合手术、术前备皮、可吸收缝线使用、医用手术薄膜的使用率、缝合皮肤前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术后射血分数<40%、急诊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乳内动脉使用、中量心包积液、术中体温<34℃、手术时间>4小时、体外循环时间>2小时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性别、年龄>70岁、复合手术、术前备皮等因素与切口愈合不良无明显相关,营养不良、器官功能不全、手术时机、切口局部环境等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1721例检出趋势及分布特征分析
吴满仓, 李志强, 吴东妮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50-95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8
摘要 ( 280 )   PDF(293KB) ( 232 )  
目的:分析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检出趋势、年龄及双乳分布特征。方法:2013~2018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一医院乳腺疾病病人5117例,确诊为单侧乳腺患有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的全部女性病人1721例,对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的检出趋势、年龄及双乳分布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病人在乳腺癌病人中所占比重较大,为75.02%,6年来检出呈增长趋势,其高发年龄段主要为51~60岁,其次是41~50岁;左乳及右乳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年份检出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锦州地区应重视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的防治工作;可依据年龄不同,有侧重地开展乳腺癌的防癌宣教及早期筛查等工作;该病左乳及右乳的防治应并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温加湿二氧化碳气腹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影响的观察
徐翠, 齐向秀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53-95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09
摘要 ( 235 )   PDF(337KB) ( 465 )  
目的:将建立气腹的二氧化碳(CO2)加温、加湿,观察其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试验。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行腹腔镜治疗的手术病人152例,随机分配入两组(每组76例):干预组(WH组):接受加热加湿的CO2建立气腹;对照组(CD组):接受未处理的CO2建立气腹。记录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气腹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后体温;术后疼痛评分;血pH,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长无差异,WH组苏醒时间较CD组缩短(P<0.05);手术过程中CD组体温明显低于WH组,且随手术进行而加重(P<0.05);两组病人术中凝血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CD组术中pH较WH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温、加湿的CO2建立气腹可更好地维持普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术中体温,这种获益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闫瑞承, 李士军, 王旭峰, 罗建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57-95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0
摘要 ( 252 )   PDF(341KB) ( 220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胃肠功能紊乱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61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病率为1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营养不良(P<0.05)和术前不完全性肠梗阻(P<0.05)为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胃肠功能紊乱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750(95% CI:0.658~0.841),曲线对应的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639。结论:术前营养不良和不完全性肠梗阻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术后预测模型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心包内异位甲状腺一例
屈日荣, 田义涛, 别磊, 张洋, 付向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59-96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1
摘要 ( 225 )   PDF(746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扩大适应证的老年单发早期胃癌的疗效对比
田江, 葛亮, 戴豫新, 黎培员, 田书信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61-96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2
摘要 ( 154 )   PDF(338KB) ( 139 )  
目的:对比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的老年单发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老年单发早期胃癌病人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内镜组72例,采用经内镜手术治疗,外科组3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两组病人均满足ESD扩大适应证。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灶残留、复发、5年存活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与外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短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接近(P>0.05),但内镜组的长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外科组(P<0.05);内镜组与外科组的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病灶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内镜组5年完全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72/72)和95.83%(69/72),外科组分别为96.88%(31/32)和93.75%(30/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ESD扩大适应证的老年单发早期胃癌病人,实施内镜手术与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接近,但前者手术耗时短、长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值联合熵值对输尿管上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预测价值
张园, 潘敏, 汪翔, 李聪, 杨帆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65-96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3
摘要 ( 211 )   PDF(325KB) ( 244 )  
目的:探讨CT值联合熵值预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非增强多层螺旋CT(MDCT)检查和ESWL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人共83例,根据治疗后4周结石清除效果分为成功组(52例)和失败组(31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和结石直径以及结石CT值和熵值,分析结石CT值联合熵值对病人 ESWL 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31例(37%)病人碎石失败。两组的病人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和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的CT值为(691.73±171.34)HU,失败组为(852.74±180.98)HU,成功组的熵值为4.25±0.57,失败组为4.81±0.4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T值(750HU)和熵值(4.5)将病人分为4个危险类别,CT值>750HU和熵值>4.5(10/29),CT值≤750HU和熵值>4.5(7/13),CT值>750HU和熵值≤4.5(11/14),CT值≤750HU和熵值≤4.5(24/27),其相关的ESWL清石率分别为34.5%,53.8%,78.6%,88.9%。结论:结石CT值联合熵值可较好地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ESWL的治疗效果,CT值和熵值越低,ESWL治疗后结石清除率越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单供肾成人受者移植39例报道
刘斌, 曾凡军, 陈刚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68-97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4
摘要 ( 169 )   PDF(819KB) ( 238 )  
目的:总结婴幼儿单供肾成人受者肾移植的临床近期效果。方法:2014~2016年间接受3岁以下婴幼儿单供肾移植的成人受者39例,依据供者年龄分为0~1岁婴儿供肾组(9例)和1~3岁幼儿供肾组(30例),统计术后1年内肾存活情况、肾功能状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未见原发性无功能(PNF)和外科并发症导致的移植肾失功病例,婴儿供肾组死亡2例,死因均为间质性肺部感染;幼儿供者组死亡2例,死因分别为肺部感染与不明原因猝死,死亡删失的移植肾存活率两组均为100%。两组受者术后1年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74.14±18.52)μmol/L和(91.46±26.91)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F发生率,婴儿供肾组44.4%(4/9),幼儿供肾组26.7%(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33.3%和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单供肾移植给低体重成人受者,移植肾近期存活效果良好,可扩展器官来源。但是术后早期蛋白尿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供肾高滤过损伤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异位甲状旁腺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再手术一例
谭洁, 李鸿博, 边学海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71-97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5
摘要 ( 150 )   PDF(880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行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余智, 韩森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73-97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6
摘要 ( 138 )   PDF(574KB) ( 218 )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行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69例,依据LaugeHansen 分型标准均达到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按照随机对照试验(RCT)原则进行肯德尔系数单盲随机分组,A组35例,经腓骨入路行钢板螺钉固定;B组34例,经后外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随访12个月评价踝关节愈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13.78±11.79)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51.97±36.87)ml、住院时间(18.57±2.17)天,B组分别为(109.87±12.31)分钟,(266.04±37.19)ml和(17.96±2.0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愈合时间为(51.57±6.18)天,A组为(59.68±7.5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3、6、12个月不同时间段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分别为(40.59±6.29)分,(64.08±6.68)分,(79.84±7.14)分和(92.87±5.58)分,恢复优良率为93.75%,A组分别为(32.15±5.17分,(53.77±5.19)分,(64.87±6.68)分,(83.47±5.09)分和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4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骨愈合后行走仍旧伴有踝关节疼痛感;B组仅1例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腓骨入路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均有良好效果,其中后外侧入路方式更具优势,可缩短骨愈合周期,保障踝关节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王玉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77-98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7
摘要 ( 187 )   PDF(568KB) ( 151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140例,依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62例)病人行PFNA内固定治疗,ALP组(78例)病人行AL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相关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中意外情况。术后共6例出现肺部感染(PFNA组2例,ALP组4例),4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各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PFNA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显少于ALP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LP组,切口长度短于A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病人术后的尖顶距短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颈干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24个月。PFNA组病人的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ALP组出现2例髋内翻畸形,4例股骨头颈切割;PFNA组则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松动、股骨头颈切割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依据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3.5%,ALP组为92.3%,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中,PFNA的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固定牢靠,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负重锻炼。但在总体疗效方面,PFNA与ALP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病人骨折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粗隆式股骨柄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陈金, 王光勇, 肖宁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81-98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8
摘要 ( 233 )   PDF(621KB) ( 246 )  
目的:分析大粗隆式股骨柄(GTF)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8年3月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病人8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GTF组45例,采用大粗隆式股骨柄髋关节置换治疗;PFNA组43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88例病人均得到随访,时间1.2~6年,平均3.3年。GTF组负重下床活动时间较PFNA组短,手术切口长度较PFNA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PFN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F组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F与PFNA均为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GTF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对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尤为适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吴洋, 窦娟, 乔芊芊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84-98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19
摘要 ( 154 )   PDF(767KB) ( 231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 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 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弥漫多发性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一例
徐国秋, 付向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86-98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0
摘要 ( 172 )   PDF(5051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效果比较
许志亮, 谭玲珍, 宋俊龙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89-99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1
摘要 ( 201 )   PDF(326KB) ( 328 )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及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2017年6月~2018 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165例,将165例病人分成3组,口腔组3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全乳晕组48例,采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87例,采用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手术用时更短,全乳晕组术后引流量较多,口腔组住院时间更长,口腔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晕组无颈部感染,口腔组、开放组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一样安全,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术后恢复时间无差异,无颈部瘢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李后俊, 周正武, 刘晓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92-99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2
摘要 ( 228 )   PDF(640KB) ( 305 )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创伤性脾破裂病人84例,脾损伤分级Ⅰ~Ⅱ级,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手术治疗,B组42例,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围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有13例行物理凝固止血,21例缝合修补术,8例行部分脾切除术;B组有2例病人由于腹腔出血量增加中转手术治疗,行部分脾切除术,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41/42)、92.86%(3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输血量分别为(719.34±162.83)ml和(561.29±121.05)ml,治疗费用分别为(15890.45±2418.34)元和(13192.23±1709.87)元,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94±0.72)和(8.13±1.24)天,住院时间分别为(9.23±1.49)天和(13.90±1.8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3例病人出现左下肺片状感染,无脾脓肿、腹腔脓肿、深静脉血栓、肺不张、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B组出现1例脾周脓肿,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后得以缓解,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14%和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脾损伤分级Ⅰ~Ⅱ级的创伤性脾破裂病人采用保守治疗可获得和手术治疗相似的疗效,且具有更好的经济学优势,临床可结合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
佑​路标, 夏磊, 王龙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95-99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3
摘要 ( 142 )   PDF(446KB) ( 195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66例(66膝),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33膝),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对照组33例(33膝),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肌力以及位置觉差异。结果:术前,两组病人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患侧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及总功率在60°/s和120°/s测试速度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在30°和60°位置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改善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手术危险因素分析
王磊, 颜登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999-100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4
摘要 ( 140 )   PDF(446KB) ( 183 )  
目的:比较70岁以上老年直肠癌病人与年轻病人围手术期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探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开腹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1596例,以70岁为界限,分析两个年龄阶段8种临床常见的可能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合并内科并存病占72.8%,术后死亡率4.6%,合并术前贫血69.3%、术后死亡率6.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2%、死亡率14.2%,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年轻组(P<0.05)。老年组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20.8%)、电解质紊乱(25.3%)、急诊手术率 (31.6%)局高于年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计划再次手术(老年组 3.6% 青中年组 2.9%)、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根治手术死亡率高于年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非计划再手术、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方式(根治手术)。结论:老年病人围手术期风险相对较大,非计划再手术、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方式(根治手术)是导致其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非小细胞肺癌肺外寡转移外科治疗现状
张晨曦, 赵晋波, 王磊, 李小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1002-100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5
摘要 ( 298 )   PDF(301KB) ( 150 )  
系统性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一部分特定部位的寡转移肺癌实施肺部手术以及转移灶的局部治疗能使其生存获益。脑寡转移病人预后最优,生存期11.8~94.8个月,5年生存率达11.0%~36.8%;脑部手术与立体定向放疗处理脑转移灶的效果相当,脑转移灶的局部治疗通常先于肺部手术进行。肾上腺寡转移病人生存期12~66个月,5年生存率为10.2%~34.0%,其中同侧肾上腺转移可能更优;采用腹腔镜手术先行处理肾上腺转移灶是可行的方法;骨转移病人生存总体较差,但孤立椎体转移的病人经外科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可达20个月,全椎体切除术是可选择的椎体转移灶处理方式。肺部病灶分期为T12,N01也是获得更优预后的有利因素。在肺部病灶病理分期为T12,N01的情况下,对原发灶实施手术切除,并且对转移灶进行局部治疗的脑寡转移、同侧肾上腺转移以及孤立椎体转移病人生存能够获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进展
宋明泽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1005-100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6
摘要 ( 171 )   PDF(340KB) ( 437 )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高的趋势,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技术不断革新与升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远期疗效与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当,其安全性、可行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原位新膀胱术式虽为最理想尿流改道方式,但由于手术条件的局限性,不可控尿流改道术仍是目前主要选择。盆腔淋巴结清扫先后顺序及扩大盆腔淋巴清扫术,目前仍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能良好保留病人术后性功能及尿控,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复肾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囊肿的诊疗进展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1007-101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7
摘要 ( 154 )   PDF(346KB) ( 261 )  
重复肾是常见的泌尿系畸形,这种畸形常无临床症状。部分病人被发现是由于肾积水、膀胱输尿管返流或尿失禁。重复肾常伴有重复输尿管和输尿管囊肿。重复输尿管常伴输尿管返流或输尿管异位开口。目前,诊断重复肾输尿管、输尿管囊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B超、排泄性尿道造影、螺旋CT尿路成像(CTU)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本文主要对重复肾输尿管伴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减灭术和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海涛, 王振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1011-101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8
摘要 ( 191 )   PDF(341KB) ( 279 )  
腹膜是结直肠癌第二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差,无手术治疗的价值,临床多采取姑息性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精确控温的腹腔热灌注化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认识和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化疗药物和靶向生物制剂的引入改善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细胞减灭术(CRS)+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联合全身治疗是目前标准疗法,可延长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病人的生存期。本文对CRS联合HIPEC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一例
韦树建, 刘新承, 陈焕杰, 郑海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1):  1014-101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1.029
摘要 ( 156 )   PDF(242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