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19年, 第2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20
目录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15. 
摘要 ( 104 )   PDF(490KB) ( 44 )   PDF(mobile)(490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急性胰腺炎器官功能维护重要性及实施方案
张洋, 胡继盛, 孙备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15-101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1
摘要 ( 125 )   PDF(383KB) ( 234 )   PDF(mobile)(383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手术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现状及展望
黄鹤光, 林贤超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18-102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2
摘要 ( 168 )   PDF(323KB) ( 279 )   PDF(mobile)(323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
杨雁灵, 刘世茂, 陶开山, 岳树强, 窦科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21-102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3
摘要 ( 246 )   PDF(457KB) ( 232 )   PDF(mobile)(457KB) ( 8 )  
目的 探讨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的手术时机、操作技巧、治疗效果。方法 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病人7例,均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肝破裂修补、右半结肠切除1例,联合左肾、脾切除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2例病人术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而愈。无腹腔严重感染、胰肠吻合口漏、出血等并发症,没有二次手术和手术死亡,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饮食康复出院。结论 对无法修复的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病人,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可考虑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鹏, 席树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24-102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4
摘要 ( 332 )   PDF(437KB) ( 443 )   PDF(mobile)(437KB) ( 21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肠粘连(IA)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4月行LC治疗者224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肠粘连,将其分为术后发生肠粘连组(45例)与未发生肠粘连组(179例),对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性别、腹腔残余感染、体质指数(BMI)、施术者LC术操作经验、年龄、合并症、留置引流管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C术后发生肠粘连45例,未发生肠粘连179例;肠粘连病人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25例,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20例。LC术后发生肠粘连组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合并糖尿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小时、施术者LC术操作≤50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术后未发生肠粘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术后腹腔残余感染、术后留置引流管、施术者LC术操作≤50例为LC术后影响肠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术后腹腔残余感染、术后留置引流管、施术者LC术操作≤50例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人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自愈一例
吕瑞昌, 田高波, 杜鹃, 于淼, 卢祖静, 吴青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27-102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5
摘要 ( 385 )   PDF(606KB) ( 290 )   PDF(mobile)(606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效果及对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
石海平, 罗可, 黄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29-103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6
摘要 ( 190 )   PDF(981KB) ( 301 )   PDF(mobile)(981KB) ( 20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病人的手术效果及对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11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开颅组62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血肿清除率、ICU时间、住院总时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 微创组和开颅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0.6±22.1)分钟和(179.4±29.5)分钟,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7.2±8.6)ml和(187.5±32.0)ml,ICU时间分别为(4.2±1.0)天和(5.9±1.5)天,住院总时间分别为(15.8±2.0)天和(19.4±2.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血肿清除率为(90.6±6.2)%,开颅组为(86.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病人术后4周及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为13.9±3.7和6.8±1.8,开颅组对应时间点分别为15.5±4.1和8.2±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的MMSE评分(24.8±2.8)高于开颅组(22.5±3.6)(P<0.05);术后4周及术后3个月,微创组的ADL评分(49.8±6.2,71.3±5.8)均高于开颅组(46.3±5.7,67.5±6.2)(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HICH较小骨窗开颅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血肿清除及术后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哌卡因局部用于微创食管癌术后腹部正中切口镇痛的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王登云, 杨帆, 孙战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33-103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7
摘要 ( 210 )   PDF(705KB) ( 299 )   PDF(mobile)(705KB) ( 7 )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局部用于微创食管癌术后腹部正中切口镇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病人134例,均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根据腹部正中切口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66例,术中腹部正中切口无特殊处理,B组68例,术中腹部正中切口留置一次性静脉输液针针管、术后局部使用罗哌卡。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腹部正中切口疼痛评分(VAS)、脂肪液化以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病人术后第1~3天腹部正中切口疼痛评分(VAS)较低,分别为(4.1±0.9分)比(3.1±0.8分)、(4.0±0.9分)比(2.9±0.9分)、(3.7±0.8分)比(2.7±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用止疼药物(曲马多)人数占比较少,分别为36.36%(24/66)和11.76(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腹部正中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腹腔感染病例。结论 微创食管癌术后使用罗哌卡因行腹部正中切口局部镇痛安全可行、效果确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不同戳孔入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孙静秋, 朱从元, 王珂, 华玉明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37-104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8
摘要 ( 253 )   PDF(548KB) ( 263 )   PDF(mobile)(548KB) ( 9 )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戳孔入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病人120例,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采取3种不同戳孔入路行腹腔镜阑尾手术。第1组:脐孔、麦氏点、耻骨联合上方;第2组:脐孔、反麦氏点、耻骨联合上方;第3组:脐孔、耻骨联合左右。比较各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天数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第1组手术时间为(51.13±20.05)分钟,第2组(49.79±19.24)分钟,第3组(58.00±15.14)分钟,第1组和第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手术时间少于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第1组、 第2组和第3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5例、2例和4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术后疼痛VAS值分别为5.54±1.45、5.15±1.23和4.08±0.92;第2组分别为5.10±1.26、4.78±1.12和3.78±1.05;第3组分别为5.35±1.67、5.05±0.96和4.10±1.08。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住院时间为(5.89±2.77)天,第2组为(5.85±1.85)天,第3组为(5.52±1.83)天,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术后满意度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戳孔入路均适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病人,脐孔、耻骨联合左右戳孔可作为首选入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频辅助治疗手术对复杂性肛瘘病人症状及预后的影响
鲁林源, 曹永清, 张强, 卢丹, 赵向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41-104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09
摘要 ( 192 )   PDF(310KB) ( 263 )   PDF(mobile)(310KB) ( 11 )  
目的 分析视频辅助治疗手术对复杂性肛瘘病人症状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病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微创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手术,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肛门动力学变化情况、肛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各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以及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以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括约肌、肛门形态评分以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以及愈后瘢痕面积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排尿障碍、肛门水肿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辅助治疗手术微创、痛苦小,治疗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酶学指标对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黄丽丹, 周子筌, 刘莉, 付涛, 于红刚, 朱旭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44-104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0
摘要 ( 149 )   PDF(1626KB) ( 243 )   PDF(mobile)(1626KB) ( 6 )  
目的 评价血清酶学指标对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结直肠癌病人509例,收集509例病人的病理资料、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血清酶学指标。以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作为结局变量,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酶学指标对预后的影响,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术前及术后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可作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HR(95% CI)分别为1.41(1.02~1.92),1.45(1.05~2.02)和3.15(2.04~4.87),术后HR(95% CI)分别为1.33(1.14~2.78),1.78(1.10~2.01),1.72(1.04~2.84)。术前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P、GGT和LDH均为CSS的独立预后因素,HR(95% CI)分别为1.73(1.10~2.72),1.78(1.11~2.86),1.99(1.26~3.16),2.47(1.55~3.93)和4.24(2.56~7.04);术后ALP、GGT和LDH水平较高的病人CSS较短,HR(95% CI)分别为2.25(1.24~4.10),2.14(1.02~4.52)和2.88(1.49~5.68)。结论 血清酶学指标LDH、GGT、ALP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价的重要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伤性左主支气管完全横断一例
殷志敏, 束余声, 王霄霖, 陆世春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47-104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1
摘要 ( 124 )   PDF(430KB) ( 193 )   PDF(mobile)(430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及前切除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徐玲, 丁曙晴, 丁义江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49-105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2
摘要 ( 237 )   PDF(538KB) ( 251 )   PDF(mobile)(538KB) ( 7 )  
目的 调查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病人排便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前切除综合征(ARS)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5月~2016年5月因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后病人100例,病人填写低位ARS评分表(LARS评分表)、EORTC QLQ-C30(V3.0)生活质量量表,共获得完整资料85例。按照LARS评分表,将病人分为重度ARS、无/轻度ARS两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ARS病人45例(52.9%),包括重度30例(35.3%),轻度15例(17.6%);ARS各症状的发生比率依次为里急后重(69.4%)>排便急迫(57.7%)>气体失禁(52.9%)>便频(42.4%)>稀便失禁(38.8%)>便秘(11.7%)。比较重度ARS、无/轻度ARS病人的EORTC QLQ-C30得分:在总体健康水平、所有功能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倦、腹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RS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更差。年龄、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放疗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重度ARS的危险因素(P<0.05),但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与ARS的发生密切相关,重度ARS病人生活质量较差。高龄、肿瘤位置较低以及曾接受放疗的病人更容易发生重度AR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运用分析
俞海亮, 韩莹松, 曾凯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53-105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3
摘要 ( 157 )   PDF(308KB) ( 294 )   PDF(mobile)(308KB) ( 5 )  
目的 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颈椎骨折颈椎骨折脱位的运用效果。方法 颈椎骨折或脱位病人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CT辅助手术治疗。记录分析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指标参数以及术后螺钉置钉位置情况。分析评价治疗前后JOA评分和VAS情况,统计并分析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中出血量(148.9±8.2)ml、手术时间(95.2±10.4)分钟、排气时间(2.5±1.1)天,均优于对照组的(208.8±9.1)ml、(108.3±7.6)min和(3.1±0.6)天,观察组病人术后置钉成功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15.64±1.48)分高于对照组的(14.73±1.51)分;两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病人VAS评分(3.16±0.46)低于对照组的(3.42±0.33)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骨折颈椎骨折脱位病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治疗效果好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C型颈7/胸1骨折脱位两种手术方式对比研究
卢公标, 靳留忠, 陆继收, 邢宝华, 权正学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56-105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4
摘要 ( 223 )   PDF(770KB) ( 221 )   PDF(mobile)(770KB) ( 13 )  
目的 分析、对比椎弓根钉联合锁定板短节段固定和椎弓根钉长节段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C型颈7/胸1骨折脱位特点。方法 颈7/胸1骨折脱位病人24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3例,采用椎弓根钉联合锁定板短节段固定,B组11例,采用椎弓根钉长节段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依据CT扫描,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采用JOA评分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改善。应用NDI评估术后颈椎功能。结果 A组出现颈前血肿1例,3个月复查时已吸收;A、B组均出现颈后部脂肪液化1例,给予换药、清创后愈合。共置入颈胸椎椎弓根螺钉各70枚,术后1周CT检查显示,颈7椎弓根螺钉3枚,颈5、颈6椎弓根螺钉各2枚,部分螺纹穿破椎弓根外侧壁,无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A组手术时间(194.62±29.89)分钟,出血量(188.85±67.89)ml;B组手术时间(163.64±32.02)分钟,出血量(244.55±42.5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改善率术后1周A组(0.27±0.18)%、B组(0.27±0.11)%,术后3个月A组(0.35±0.20)%、B组(0.40±0.17)%,末次随访A组(0.40±0.22)%、B组(0.42±0.16)%,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术后3个月A组(0.17±0.04)、B组(0.30±0.07),末次随访A组(0.09±0.03)、B组(0.18±0.07),两组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钉联合锁定板短节段固定操作复杂、创伤大,但有利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椎弓根钉长节段固定创伤小,但增加了置钉风险,且对术后颈椎功能影响大。在病人身体状况能耐受前提下,优先选择前后路联合短节段固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enterpiece钛板系统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陶海鹰, 杨博, 卫爱林, 杨俭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60-106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5
摘要 ( 208 )   PDF(324KB) ( 373 )   PDF(mobile)(324KB) ( 7 )  
目的 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系统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35例因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量表评分,计算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于术前及术后7天、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行颈椎X线、CT、MRI影像学检查。通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CT图像测量C5椎管矢状径,计算出早期椎管扩大率。通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颈椎X片测量颈椎Cobb角,分析颈椎曲度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复查颈椎MRI及三维CT,均显示椎管明显扩大,单开门门轴稳定,无椎板塌陷。术前JOA评分为(8.43±1.09)分,术后12个月为(13.94±1.66)分,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5.68±16.15)%。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为(9.49±1.30)mm和(16.70±1.97)mm,椎管扩大率为(76.88±14.66)%。颈椎曲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呈减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固定系统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早期疗效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直肌旁入路在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吴哲宇, 张雨峰, 杨志强, 谢远龙, 蔡林, 平安松, 雷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63-106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6
摘要 ( 160 )   PDF(960KB) ( 383 )   PDF(mobile)(960KB) ( 10 )  
目的 探讨腹直肌旁入路在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应用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的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病人19例。单一腹直肌旁入路5例,腹直肌旁入路+延长入路8例,腹直肌旁入路联合后方K-L入路6例。结果 19例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均完整切除,切口长度9~23cm,手术时间90~210分钟,出血量420~1240ml,无神经、盆腔脏器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例术中出现股静脉损伤且术中及时修补,术后1周和术前VAS评分分别为3.4±0.8和7.3±1.6。19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58个月,平均(26.0±5.8)个月,无复发14例,局部肿瘤复发并再次行手术切除2例,恶性肿瘤因远处转移死亡3例。结论 腹直肌旁入路可快速进入盆腔腹膜后位置,相比于骨盆其他手术入路,可触及解剖结构更为广泛,适用于盆腔腹膜后软组织肿瘤切除手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屠民琦, 傅旭辰, 王曦龙, 章俊, 施国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67-106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7
摘要 ( 163 )   PDF(327KB) ( 368 )   PDF(mobile)(327KB) ( 5 )  
目的 比较使用封堵取石导管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封堵器组采用封堵取石导管,无封堵器组不使用任何封堵装置组,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碎石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封堵器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3.3%,无封堵器组为78.3%,封堵器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5±0.4)天,无封堵器组(3.7±0.6)天;封堵器组术后随访无石率为96.7%,无封堵器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使用封堵取石导管联合钬激光碎石,可减少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漂移,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负压引流系统在游离植皮术中的应用
赵月强, 朱占永, 王晓利, 范华骏, 童怡兰, 陈学杰, 周海孝,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70-107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8
摘要 ( 218 )   PDF(621KB) ( 456 )   PDF(mobile)(621KB) ( 12 )  
目的 比较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与常规加压包扎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急慢性创面并且需要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中皮片包扎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常规加压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持续负压引流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优良率、满意度、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及血肿、感染、皮片不成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结果优30例、良5例、可7例、差7例;观察组手术结果优41例、良6例、可1例、差1例。观察组病人手术优良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5.92%和97.96%,对照组分别为71.43%和7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伤口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肿、感染、皮片不成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为2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植皮术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较常规植皮加压包扎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术后满意度,促进伤口愈合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吕晶, 胡艺川, 姚尚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74-107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19
摘要 ( 179 )   PDF(306KB) ( 320 )   PDF(mobile)(306KB) ( 7 )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神经周围注射与静脉应用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DEX 1μg/kg静脉注射,B组采用DEX 1μg/kg混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两组病人入室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头皮神经阻滞,之后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记录病人诱导前(T0)、插管后5分钟(T1)、切皮时(T2)、锯颅骨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T0、T2和术后6小时(T5)的血皮质醇水平,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的用量,记录病人的镇痛持续时间和需补救镇痛例数。结果 两组病人T1~T4各时间点的MAP均低于T0时水平,A组病人T1~T4各时间点的HR均较T0时下降,B组病人的HR只在T1、T4这两个时点低于T0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T1、T2两时点的MAP和T1、T2和T3等时点的HR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T2、T5两时点的血皮质醇均较T0时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病人T5时点皮质醇水平分别为429.4nmol/L、378.6nmol/L,B组较之A组病人的血皮质醇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病人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52.8min、736.4min,B组较之A组病人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更长(P<0.05);B组仅有1位病人需补救镇痛,较A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与静脉应用相比,DEX神经周围注射复合头皮神经阻滞能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延长术后镇痛时长,可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在胰尾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研究
余昌中, 田驹, 杨荣华, 于聪慧, 巨邦律, 柰超, 梅建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77-107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0
摘要 ( 243 )   PDF(596KB) ( 327 )   PDF(mobile)(596KB) ( 9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在胰尾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胰尾癌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83.58±14.09)min,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排气时间(2.12±0.32)天、进食时间(2.48±0.51)天、住院时间(9.48±1.24)天及术中出血量(187.58±25.98)mL,均短(少)于对照组(t=10.984、14.591、7.491、12.109,P均=0.000);观察组术后1个月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腔感染(2.67%)、延迟胃排空(1.33%)、肺部感染(4.00%)、腹腔粘连(2.67%)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5、0.831、2.103、1.791,P=0.076、0.109、0.061、0.053)。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96.00%、3年生存率85.33%,高于对照组(χ2=6.392、4.396,P=0.015、0.034)。结论 将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用于胰尾癌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能提高QOL评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的局部转移皮瓣手术方法在骶尾部藏毛窦治疗中的应用
于锦利, 郝鹏, 陈顺革, 鹿雅镜, 蔡姮婧, 段宏岩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80-108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1
摘要 ( 163 )   PDF(768KB) ( 392 )   PDF(mobile)(768KB) ( 8 )  
目的 探讨局部旋转皮瓣手术在骶尾部藏毛窦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月~2018年3月收治骶尾部藏毛窦病人2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菱形皮瓣及不规则皮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一期伤口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两组病人全部治愈。不规则旋转皮瓣组手术时间为(28.2±4.5)分钟、住院时间为(11.4±3.1)天、伤口愈合时间为(15.1±3.5)天, 菱形旋转皮瓣组分别为(45.2±5.5)分钟、(14.4±3.5)天和(22.3±4.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旋转皮瓣组术中出血量为(23.1±4.2)ml,菱形旋转皮瓣组为(56.1±6.2)ml,不规则旋转皮瓣组一期伤口愈合率为97%,菱形旋转皮瓣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旋转皮瓣组术后并发症低于菱形旋转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旋转皮瓣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设计不规则皮瓣有助于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加速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韦学昌, 董胜利, 刘帅, 张豪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83-108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2
摘要 ( 126 )   PDF(885KB) ( 234 )   PDF(mobile)(885KB) ( 7 )  
目的 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病人56例,均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198.45±30.58)分钟,术中出血量(522.67±60.25)ml;椎间隙融合率100%。术后ASIA评分为(81.47±6.05)分,术前为(49.25±4.15)分,术后JOA评分为(14.61±1.27)分,术前为(6.35±1.72 )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病人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虽然手术耗时较长、出血较多,但该手术方案对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颈椎及脊髓功能均有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杨正超, 陈治军, 张力, 冯艳坤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85-108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3
摘要 ( 165 )   PDF(316KB) ( 217 )   PDF(mobile)(316KB) ( 7 )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病人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和腰麻复合全身麻醉组(CGA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前、手术5分钟和术毕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术前和术后3天免疫功能及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 GA组手术5分钟和术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同期CGA组。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组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快于GA组(P<0.05)。两组术后3天的CD3+、CD4+和CD4+/CD8+均下降;GA组术后3天的CD3+、CD4+和CD4+/CD8+低于C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 血清IL-6和TNF-α含量较术前均增加,GA组术后3天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C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直肠癌手术病人麻醉过程平稳,对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机体炎性反应影响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体尾切除术后的胰漏防治
宁登, 姜立, 陈孝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88-109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4
摘要 ( 188 )   PDF(336KB) ( 194 )   PDF(mobile)(336KB) ( 10 )  
胰漏是胰体尾切除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何有效地减少胰漏的发生和胰漏发生之后及时的处理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的危险因素、胰漏的预防和处理等有关方面的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头癌腹腔镜切除的现状及展望
勾善淼, 吴河水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91-109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5
摘要 ( 310 )   PDF(318KB) ( 219 )   PDF(mobile)(318KB) ( 13 )  
胰腺癌是所有常见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者,5年生存率仅约5%,根治性切除仍然是可切除胰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的标准术式。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其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而对胰头癌实施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要比对其他疾病如壶腹部与胆总管下段占位、胰头低度恶性肿瘤等要困难的多,加之对腹腔镜技术增加恶性肿瘤播散风险的疑虑,对胰头癌实施腹腔镜切除所受质疑更多。我们结合自身开展腹腔镜治疗胰头癌的经验,对目前腹腔镜治疗胰头癌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诊治进展
郭鑫, 任思谦, 原春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94-109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6
摘要 ( 245 )   PDF(389KB) ( 417 )   PDF(mobile)(389KB) ( 17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是一类起源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较罕见的异质性胰腺肿瘤,大多数为散发性,病因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是否伴有全身性内分泌症状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大多数pNENs为非功能性,常以腹腔脏器的占位性改变为首发症状,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准确的病理分级和分期对于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性的治疗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存在远端转移或晚期病人,其治疗的目标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这通常需要多学科合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本文阐述对pNENs综合诊治方法的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链非编码RNA在胰腺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刘淞淞, 王槐志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099-110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7
摘要 ( 164 )   PDF(312KB) ( 221 )   PDF(mobile)(312KB) ( 50 )  
胰腺癌侵袭程度高,初诊即有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长链非编码RNA(IncRNA)最初被认为是基因转录组的“噪音”而未受到重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lncRNA在人类基因组普遍被转录且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胰腺癌中有大量的lncRNA表达失调,其根据自身的亚细胞定位和结构不同,在胰腺癌转移中参与不同的生物学调控,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EMT),自噬,肿瘤代谢,关键驱动基因等多方面。研究lncRNA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有望为胰腺癌提供新的防治策略和新的治疗靶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囊腺瘤的诊治进展
尚佩强, 武帅, 仵正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102-110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8
摘要 ( 146 )   PDF(331KB) ( 733 )   PDF(mobile)(331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诊疗及智能矫形康复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创伤骨科与多发伤学组,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学组,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临床外科杂志. 2019 (12):  1105-111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19.12.029
摘要 ( 251 )   PDF(486KB) ( 429 )   PDF(mobile)(486KB) ( 55 )  
老年人群是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受害群体,其中,以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常见,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老年膝关节OA患者的治疗目标和治疗选择及康复策略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本共识在膝关节OA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对老年膝关节OA的临床诊疗以及康复策略抉择,特别是利用矫形器进行智能康复矫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老年膝关节OA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诊断、矫治和康复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